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陆遥
海岛的傍晚,落霞泛着温暖的橙色,海浪一下一下拍打着沙滩,就连风也不像白天那样热辣。小城的路灯刚刚点亮,城里的人,就像溪流从各条街巷渐渐涌出,缓缓淌向同一个地方——文昌文城镇玉阳公园排球场。
这是8月13日晚上,2023年“九九杯”海南(文昌)乡镇排球联赛决赛就在这里打响。这个排球联赛,被当地人用时下最流行的方式称作“村VA”。当晚23时,比赛结束,经过5局苦战,东郊镇队以3:2战胜东阁镇队,成为了本赛季最闪耀的球队。一群最出色的球员,成为当地的英雄。这一晚发生的故事,有可能被当地人念叨大半年,直到明年的“村VA”再次打响。
【资料图】
在中国,这样的热血故事正越来越频繁地发生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。从“村晚”火遍全国,到“村超”“村BA”“村VA”等赛事的频频出圈,各类“村”字头的比赛引发了一次次激情涌动的热潮,折射出生活在新时代的农民对精神生活的一份渴盼。
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些沸腾的夜晚。去目睹,去聆听,去感受——
村潮,如何改变乡村。
小村的夜晚沸腾了
海南“村VA”的魅力在哪儿?不到现场,你可能无法感同身受。
7月的一个周末晚上,海南文昌,热浪滚滚。下高铁,打了一辆网约车。司机听说我是来看“村VA”的,激动地说:“夏天晚上,我们只要有空就去打排球,而且不穿鞋跑得更快。你看我,脚皮都磨破了。”他指了指脚底板。
排球,是深藏在文昌人基因里的“快乐密码”。在这里,村民用鱼竿渔网就能撑起一块露天球场,夜夜都有打球人。文昌市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局副局长陈奕锭告诉潮新闻记者,截至2022年底,文昌市共建有近600个排球场,遍布所有行政村。近三年投资约120万元在乡镇村居委会建设篮排球场项目。
这场赛事,氛围很浓。潮新闻记者一路看到,文昌市区主要道路宣传栏以及公交车站、超市等醒目位置,都是“久久不见球场见”的主题海报。
当地打的是“9人制”排球,主打“全攻全守”,视觉上更刺激。前排一般是年轻人,后排需要扣杀,以老手为主。
东路镇排球队领队何和锐告诉潮新闻记者,他的队伍里,最小的是15岁的初中生何邦睿,年纪最大的是59岁的林道武。即使没有比赛,村民们也会抓住空闲,约上几个朋友打一场。白天,村民们种地、养鱼,有的在建筑工地打工。晚上,他们来到球场,有的穿着拖鞋打,有的用板凳打,花样百出。林道武是东路农场职工,日常种植荔枝,每天晚上打球都有他。他说:“我们什么位置都可以打。文昌这边打排球没有什么技法、专业的限制,很自由,也很快乐。”
湖淡村是个小村落,70多户,300多人。村道干净整洁,房前屋后也都十分洁净,孩子们的嬉闹声不断,龙眼树长满了果子。当晚共有三场小组赛,除了精彩的赛事,还设置了乡村助农市集、美食展和充满趣味性的互动游戏等活动,文昌鸡、冯坡节仔米等当地土特产成了抢手货。小村里挤满了热情的观众,上到九十九,下到刚会走,处处都是纯粹、热烈、快乐和真诚的氛围。过程,似乎比结果更重要。
除了喇叭、小笛子等常规的塑料道具,“亲友团”还带来了“最乡土”的产品——镲。“这是传统民乐队里的打击乐器,两块敲起来威慑力很大,可以打乱对方的节奏。”东路镇啦啦队长陈文鸿兴奋地说,“队伍打到哪里,我们就敲到哪里。”
文昌人打排球,是代代相传的。据《文昌县志》记载,清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,文昌开始兴办新学,从此近代体育走进了学校。民国初年,许多从广州、香港、南洋回乡的学生被聘为教员,打过排球的便传授技术。1958年和1964年,文昌中学排球队两次夺得全国冠军,当时的省政府拨款5万元在学校里修建了文昌第一座体育馆。此后,排球在文昌乡村迅速普及,“中国排球之乡”由此得名。如今,在春节、国庆等重大节庆期间,民间都会自发组织球赛,可谓“逢节必有排球赛”。
好的事业要有好的接班人,这是文昌市组织比赛的初心。今年6月起,“九九杯”海南(文昌)乡镇排球联赛开赛,吸引20支队伍、300余人参赛。除了比赛本身,更采用“体育赛事+文昌好物+旅游推介+互动体验+文创衍生”相结合的模式,打造本土群众体育赛事IP,带动当地消费提档升级。
不是职业联赛、没有职业球员,这些“村”字头赛事却常常点燃周末的夜晚,带来相当大的流量。在一些排球强镇进行比赛时,单场游客能达到2万多人。冯坡镇党委副书记王磊说,有一次赛事当晚,冯坡镇湖淡村设置了4个停车场,预留了600多个车位,一个停满再打开下一个,并依次制定了科学的进村、出村单行路线,许多村民家的墙壁上都贴着可以借用厕所的提示,细节满分。
海南“村VA”联赛期间,还吸引了许多大明星——前中国女排主攻手、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成员刘晏含,前中国女排运动员魏秋月、薛明,教练索玛,上海男排主教练沈琼等人都来到了比赛现场。
乡村赛事,妙在哪里
仿佛一夜之间,全中国的乡村都在打比赛。自贵州榕江“村超”火热出圈后,同在贵州、湖南等地的“村BA”也一下子吸引了大量拥趸。各类乡村比赛,如潮水般涌动在乡村。
这样热火朝天的竞技场面,也发生在我们身边。
8月8日晚,宁波象山县农村文化礼堂运动会首届“村BA”篮球赛总决赛,东门渔村队拿下冠军,奖品每人一箱大黄鱼;7月29日晚,永康版“村超”总决赛激情上演,还请到了俄罗斯“外援”……在“潮新闻”搜索相关关键词,各类热火朝天的“村”字头赛事,可谓目不暇接。
8月10日晚,桐乡市濮院镇“梅泾杯”篮球赛决赛火热开赛。传球、防守、打配合、三步上篮……精彩的比赛让人目不暇接。半个月的时间里,吸引了23支球队近400多人参赛。
这场“村BA”,濮院镇已举办了30届。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,濮院就有“梅泾”“梅联”“海浪”三支篮球队,历史悠久、群众基础深厚,影响了一代又一代濮院人。到了八十年代,由镇工会组织举办的“梅泾杯”篮球赛,小小濮院镇竟有近二十支球队参赛。直到现在,篮球赛一直承载着这个小镇的光辉岁月,延续着广大濮院人民对篮球、对体育的热爱,见证着无数濮院人的成长。
不仅有体育赛事,还有文化赛事。
“天上掉下个林妹妹,似一朵轻云刚出岫……”越剧经典《天上掉下个林妹妹》传遍火遍大街小巷——今年7月,嵊州市首届“村越”好声音(村DA)开唱,吸引15个乡镇五大片区500多位老乡陆续登台亮相。当地媒体开了网上直播,刚开赛全网流量就超过了2700万。
“村越”舞台上,从小孩子到“老戏骨”,选手们用悠扬的曲调,带领观众们同穆桂英一道驰骋沙场,听梁山伯与祝英台真情相诉,见证宝玉和黛玉初次相见……精彩的不仅是比赛,更是一种展示。向现场观众和大小屏幕前收看直播的观众们大秀“名气”“人气”“洋气”和“朝气”。
这类比赛有哪些共同的特点?
无门槛,村民是绝对的主角。“只要有勇气,就可以登上我们的舞台。”嵊州市文化馆工作人员过金潇这样解释赛事的吸引力。
事实上,看到舞台上、球场上是你家的大伯,邻居的小孩,这种兴奋度不亚于“追星”。看贵州“村超”的总决赛,94岁的口寨社区村民杨留香老人捐出50元用于支持“村超”,被网友称为“最大赞助商”。朗洞镇村民修竹篾、架龙骨、扎稻草……就地取材制作的“金龙”“金凤”,表演时刮起了“最炫民族风”。
在这其中,既展现了乡村文化发展的活力和独特魅力,也以竞技文体赛事的乡村文化形式浸润人心、凝聚人心,让观众们真正感受到了“乡土味”的妙不可言。
有看头,活动内容丰富多彩。
专业的赛事组织、大型的体育馆、标准的场地……多年来,这些原本属于都市气质的运动和舞台火到村里之后,有了不一样的面貌。
在这里,浓厚的情感在乡村体育赛事上得以保存,一杯免费的凉茶,一句激动的“加油”,一条大黄鱼作为奖品的设置,让富有本地特色的文体热情深入人心。这些,让我们看到了文体赛事更接地气、更亲民、也更纯粹的一面。
有奔头,乡村名片越擦越亮。
用数据说话——贵州“村超”吸引游客300多万人次,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40亿元;贵州“村BA”旅游总人数633万人次,收入75亿元;海南“村VA”的抖音话题总播放量高达5.55亿。
更重要的是,贵州台江县、榕江县,海南文昌市的名气因为这些赛事出圈,迅速响彻全国。前来打卡的游客络绎不绝,不仅带动了所在地周边住宿、餐饮、商超等行业发展,促进了银饰、刺绣、剪纸等当地特色产品的销售,还引来更多年轻人返乡发展。
赛事背后,更是一次推动乡村振兴的试验。
“村潮”,为何在当下爆红
如此火爆的“村潮”现象,为什么会集中出现在当下?
“这占据了‘天时地利人和’。”国家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秘书长、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副院长、教授杨乘虎告诉潮新闻记者。
先说“天时”,这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特征。
实现民族复兴,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,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,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。
“经济发展到了今天,乡村的面貌也焕然一新。村民的物质富裕了,更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。”杨乘虎认为,这类“村潮”比赛“接地气,有人气”,正顺应了当下“以人民为中心”的发展理念,展示了中国式群众文化的创造力、影响力和竞争力。
再说“地利”,不断夯实的基础建设,为乡村找到了赛场。
放眼浙江,43年前,庆元月山村,拉开了民间办“村晚”的序幕;近10年来建成的20000余家文化礼堂,也为各地“村晚”的出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
让比赛真正受群众欢迎,就要把舞台设到群众身边去。三个月前,嵊州市拨出专款修缮15个乡镇的古戏台,同步向所有越剧爱好者发出参加首届“村越”比赛的邀请。从看戏,到自己唱戏,大家会报名吗?白泥墩村党总支书记沈孟舟说,戏台建成后,他组织了一场试唱,火爆得出乎意料。
还有“人和”,来自本乡本土的归属感,让大家齐心协力。
再看贵州,无论是台江县的篮球赛还是榕江县的足球赛,场上球员来自苗族、侗族、水族、汉族、瑶族等各民族,职业五花八门,他们的共同点,都是土生土长的本乡人,群众主创、群众主角、群众主推,满场的欢乐、满屏的点赞,彻底带活了黔东南的民族特色文化,更带火了当地的经济发展。
从一项自发兴起的群众体育运动,到成为政府引导的正规赛事,“村潮”带来的不仅仅是健身娱乐那么简单。赛事的强劲推动力,正作为乡村发展的引擎,激发文旅消费新活力。
星星之火,可以燎原。我们也看到,随着贵州、文昌等地“村超”“村BA”“村VA”等赛事的火爆,全国各地挖掘并举办“村”字头赛事的热情被迅速点燃,一时间形成了“周周有比赛,处处有球(戏)看”的现象。
这种热度,如何持续?
“各地政府在指导、规范时,要做好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,进行专业扶持。此类文体队伍的发展数量,比赛的举办频次,整体的资金投入,大到政策保障、小到指导培训等,都要考虑规范和长效,不能仅靠老百姓的热情,简单地自发自为。”杨乘虎也提示,“村潮”赛事的魅力来自乡村,政府在把群众自发的活动组织成品牌的过程中,还是要尊重规律,切忌用力过度。“如果拔苗助长,竭泽而渔,反而会消耗我们的兴趣。”他说。
在采访中,潮新闻记者也发现,尽管“村”字头的比赛今年集体在移动互联网上爆火,但是细细探究就会发现,没有哪个比赛是今年才诞生的,绝大多数的村赛,都有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历史。这背后,正是长期以来打下的坚实群众基础。要让“村潮”持续涌动,最重要的,正是守护好这种来自最广大群众的热情,且不能因为过度的干预、商业化等因素,让“村潮”失去长期积淀的韵味,最终失去人心。
“村潮”,守住“村”味儿,才能一直潮下去。
“转载请注明出处”
标签: